▲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發表主題演講
2021 年是疫后經濟走向正?;囊荒?,這一年有什么特征?
在以黨中央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家要有三個“新”的背景下(即“新”發展階段,在新的階段一定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在新的發展思路指引之下,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家依舊是一如既往的老思想,沒有多少新思想,所以進入到這個新發展階段,目前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當下不止是疫情,我們還有經濟內部結構和分配結構的問題,仍然缺乏經濟動力和牽引力,今年開啟新的階段,要由全面小康轉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么一個任務上來,要做好充分準備,會有一定的困難。
社會富裕的資源不斷向大城市、中小城市集中,農村有一點錢就往省城或者一線城市跑的現象引發的一線城市房地產熱現象依然存在,但這是不能夠持久的。
發展不平衡、社會資源不均等、人民的收入不公平等問題依然存在,基于中央建議“十四五”規劃到2035年的遠景發展目標:兩個“顯著”,一個“均等化”,按中等發達國家中等收入人群達到60%、70%的標準,我國中等收入人群還要在達到30%的基礎上顯著擴大。目前,農村或城市東中西部發展差距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要顯著地縮小,這也不容易。一個“均等化”,社會服務均等化,社會服務主要是要服務醫療,包括醫院均等化,師資學校的配置要均等化等,也非常不容易。社會要繼續向前發展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要建設一個和諧、富強的社會,就要從今年開始要發展新的目標。黨中央建言提到的已經非常全面,但各級干部能否深入領會、企業家能否正確把握住方向真正落地實現才是關鍵。我們只要上下同心協力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政治環境,中國發展起來是很快的。所以,對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全面深入地理解。
新的發展思想,不一定都是管一方的大領導,都是企業的領導,從企業家的角度,思想應該怎么轉?關于企業家精神幾點建議:
企業家必須要有創新精神,不能總守著一個思想去用;其次要有工匠精神,沒有真正的工匠精神生產不出好的產品;然后是誠信,成為怎樣的企業,就需要怎樣的企業家。
企業家一定要有新的發展思路,有了新的發展思路,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創新,才可以真正按照中央的說法,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我們要真正按照中央的要求,以國內循環為主,以國際循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樣一種新的發展格局,供應鏈、需求鏈,資金鏈都得要重新布局,重新考慮。我們的經濟才能夠轉到快速道上去,否則永遠轉不到快速道。
進入新的一年,我們一定要明確我們的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身上的擔子沉甸甸,這個擔子能不能挑下去,對于企業來說要有企業家精神,要有新的發展思路,要共同一起構造新的發展格局。不要總想著賺快錢,不要最想著外向型,外貿是要發展的,現在不確定因素很多。
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為主去分析:
一季度GDP增長同比18.3%,去年一季度是-6.7%,因此它很高;
第二季度是7.9%,較第一季度降低了很多,一季度和二季度平均速度只有5%;
回看2019年未發生疫情的時候增速5.5%和現在的增長速度,多數專家認為6%是一個潛在的增長速度,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潛在的增長速度。
今年是不是能走上疫情的正常軌道,是一個問號,但是總體從各個指標來看,是穩中向好、穩中加固,這句話是新的。我們的經濟上半年來看還是在持續穩定地恢復,下半年可能困難比較多。
國際組織全面分析了我們的經濟指標情況之后,由原來預期今年增長8.1%上調到8.4%,還是認為在穩定恢復,穩中加固這個結論,他們是認可的。
存在的問題仍需注意:
全球的疫情還在變化。外部不是很穩定,不確定因素比較多,這主要是外向,出口這些問題不定,其它不會有很多影響。
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地構建新的供應鏈、產業鏈,去中國化的問題不可小視。外交要考慮該怎么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是出個氣,說句狠話就成功了。
國內經濟恢復不平衡,東中西部不平衡,需要對現在恢復的基礎認真分析。
消費疲軟,動力不足,這是主要問題。這個問題不是疫情帶來的,而是多少年以前就出現過的問題。
政府、企業、居民包括房企杠桿率太高,宏觀措施兩難,要想把經濟疲軟往上提,杠桿加大,風險加大,底線守不住,所以,存在許多“兩難”的問題。
全球經濟形勢在逐漸地步入正常的軌道。
首先是美歐日這些發達國家,經濟的恢復情況比預期得好。世行等國際機構對美國、歐洲、日本特別是對美國預期都往上調,現在比較多的預期是美國經濟增長達到7%,調整到7%,一季度達到了2019年歷史最高點的99%以上,相對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美國經濟下挫用十個季度恢復,這次用了不到五個季度。發達國家的情況恢復得好,從大局上講,對于整個世界的經濟恢復不會是壞事情。
像我們這樣一些新興國家,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預期四季度或者是明年的一季度可以恢復到正常,是比較樂觀的。
關于大家所說今年經濟走弱的問題,新冠肺炎不是主要問題,而是過去既有的經濟體制內的一些問題,如收入分配、產業鏈不健全、高科技卡脖子等問題,現在沒有突破外交得到應該得到的一些東西,這是一些根本問題。
生產力落后
生產力三要素中,我們兩個是落后的,勞動工具不夠先進,盡管引進來的工具很先進,但是沒有消化,勞動生產力水平上不去;另外我們的生產產品加工對象、材料也比較落后。很多現代的材料、工具都依靠別人,各種被卡脖子。
分配相對失衡
基尼系數近10年來數據和巴西這些國家差不多,位列世界分配相對失衡國家,全要素生產率反映的是科技實力。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政治和經濟基礎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
從特朗普上臺之后,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不斷,這些問題不是一方想解決就能夠解決的,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內部的問題得慢慢治。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恢復愈發讓我們認識到這個原因,我們自己現在還存在一些問題,要找出這些問題、分析問題、解決了問題,我們的經濟才能恢復地更快并迅速走上發展的正面。
咨詢熱線
13263339932